近日,华为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系统语言“仓颉”迎来首个 LTS(长期支持)版本——1.0.0 LTS,并将于 2025 年 7 月 30 日正式开源。这个消息在开发者大会上低调亮相,却潜力惊人。
仓颉诞生于 2024 年,以系统开发为核心定位,融合了静态强类型、内存安全、零成本抽象等多项现代语言特性。据官方介绍,它原生支持 AI 能力和高并发,目标是在系统级、AI 应用、大规模多线程场景取代 C/C++,并与 C 生态良好互操作。
跟 ArkTS 并肩,仓颉专注性能与安全,弥补 HarmonyOS 系统语言生态中更底层的空白。业内反馈也相当积极:早期 Beta 版已有上万应用尝鲜,涵盖电商、移动银行、智能设备等场景 。
这次开源不仅是技术展示,更有深厚战略意义。当下华为面临的技术自主压力不小,仓颉一旦进入开源体制,意味着更多第三方扩展、社区共建、生态繁荣的可能性,也为国内软件自主构建添砖加瓦。
为什么值得关注?
长期支持:LTS 意味着稳定可靠,可用于生产环境保驾护航;
开源放量:7 月 30 日源码上线,开发者能免费拿到核心语言工具链;
生态拐点:一旦社区活跃,仓颉有望成为系统级生态的重要一环。
总的来说,仓颉 1.0.0 LTS 并非一次简单版本更新,而是华为能力自洽、生态自主演化策略中的关键一步。如果你对系统语言、AI 运行时、或者国产生态感兴趣,7 月底值得一齐关注这场“开源秀”。